top of page
搜尋

參加繪畫比賽孰好孰壞?

已更新:2021年10月21日

香港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,家長為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,從小便培養他們參加各樣的興趣班及兒童才藝比賽,當中美術比賽更是多不勝數。讓年紀輕輕的學生參加畫畫比賽,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?


比賽是展現成果的平台,獲獎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,能為他們帶來成就感,增強自信心。萬一沒有獲獎,也能學習「勝不驕、敗不餒」的精神,明白只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付出,總有一天會得到肯定和認同。


比賽過程除了互相競爭,亦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。無論名次再高也會有不足之處,讓孩子學懂互相欣賞而不產生妒忌心,並汲取其他得獎者的優點和長處,改善繪畫技巧,同時有助他們檢討進步和改善的空間。


繪畫比賽主題和活動型式各有不同,透過比賽相關的活動如頒獎禮、展覽和參觀等,擴闊孩子的知識和眼界,讓孩子培養社會技能,為他們創作一份屬於自己的成長經歷。除了本地賽事,家長亦可以挑選一些國際性賽事,讓孩子進一步提升創作水準及增強創作靈感。


至於比賽可能帶來的壞處,在於落選時有機會傷害到孩子的自我肯定,令他們情緒失落,無法面對挫折,最極端的情況是從此討厭畫畫。此時,家長千萬不應該責備孩子的表現欠佳,相反,可以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得失,從失敗中學習,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,慢慢尋找通往成功的道路。


很多家長或導師是為了獲獎而參加比賽,為了過度的虛榮感費盡心思催谷孩子,更為了滿足繪畫比賽的要求而限制孩子的創作、風格等。在這些「規限」的教導下,孩子的繪畫過程變得緊張,無法樂在其中,那麼,獲獎所付出的代價便是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


9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