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日本兒童繪畫教育家:父母常犯的8個錯誤

已更新:2021年10月21日

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,天馬行空的,往往依靠直覺和豐富的想像力來繪畫。日本著名教育家兼畫家鳥居昭美,是現代兒童早期繪畫行為研究第一人,他曾提出8個爸媽常犯的錯誤,讓你重新審視如何去看待孩子繪畫。


1. 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不一樣的。成人所感興趣和欣賞的畫,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,因此,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別和鑑賞孩子的畫是不恰當的。


2. 孩子在畫畫時成人切勿在旁邊指指點點,這樣會對孩子的繪畫造成干擾。


3. 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,在此之前,勿給孩子教授任何形狀、畫法、簡筆畫等成人世界裏的東西,因為這些都不是孩子的畫,教給孩子畫這些,孩子就不能畫出屬於自己的畫了。同時,過早的教孩子畫形象,也會阻礙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覺和意願,自由表達快樂以及由繪畫而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。


4. 對於孩子的繪畫是不能用好壞來評價的,更不能用來做類似心理分析以試圖判斷孩子的性格,這完全沒有意義。孩子的塗鴉僅僅和哭笑一樣是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。一副孩子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畫,即使在技藝上還未成熟,但通過這種自由的繪畫方式,滿足表達的願望,並體驗了愉悅,這就是表達的快樂。


5. 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繪畫方面的交流呢?孩子的畫不是用來「看」的,而是用來「聽」的,即孩子的畫是「聽」了才能明白的東西。對於孩子來說,他們的畫只有被「聽」了,被理解了,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,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。

6. 請記住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,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培養獲得的能力,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自然地表現與年齡相應的繪畫能力。對成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,為他們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。


7. 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,而是培養出來的,等孩子過了六至九歲,系統性地教授繪畫知識和技能才開始變的有意義。而在此之前的以成人方式的教授行為都是拔苗助長的,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天資。每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都是天生的畫家。


8.孩子塗鴉之後,有時會把自己的作品破壞掉,如畫好的小車剪下來,畫好的小人剪下來,讓它們打鬥,這其實是孩子在發展造型能力,家長應該高興。


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