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兒童不同時期的繪畫特點

已更新:2021年10月21日

孩子畫畫大致可分為塗鴉期、象徵期(又叫表象符號期)、主觀感覺表現期、視覺寫實期四個時期,家長在各個階段應有不同作為,才能讓他們充分發揮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。


一歲:

與其說是繪本,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。不要給孩子看形象,也不要教孩子畫形象。請讓孩子充分地塗鴉。


二歲:

眼睛追隨手的運動,開始試圖用語言解釋。仍然不能讓孩子畫臉等形象。媽媽畫的形象給孩子看也不好。


三歲:

從一開始就給畫賦予意義。繪畫向作為人類的表現形式轉變的分界點。仍然不能教孩子畫具體形象,不要讓孩子畫人臉、車、人物之類的東西。要聽孩子講用很多的圓圈和線條畫出來的內容。


四歲:

終於可以畫出形象了。開始憑印象畫畫的時期。繪畫作品中除了有頭足人像,還出現了頭體二足人像。繪畫作品像商品目錄一樣,各種事物無秩序排列。欣賞孩子的繪畫作品時,不要僅僅看孩子畫了些什麼形象,更要認真聽聽孩子的講述。


五歲:

並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樣子畫出來,而是把感興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認識畫出來。開始給事物建立秩序,能夠把聽到的事情在腦中形成印象,並繪作成畫。請家長不要說孩子畫的形象奇怪、可笑。仔細傾聽孩子畫中所表現的各種關係。


六歲:

開始能夠做圖案遊戲,抽象化表達事物。絕對不要用畫得好、畫得不好來評價孩子的畫。重視和孩子之間的談話,多問孩子畫的是誰?在哪裡?在做什麼?把有趣的生活經歷作為繪畫的主題讓孩子畫出來。讀繪本給孩子聽,講民間傳說或自己記憶中的故事給孩子聽,時常讓孩子把故事畫出來。


七、八歲:

開始分別從正面、側面、背面三個角度畫人物肖像。孩子的畫逐漸變得讓成人一看就能理解,成人要去體會孩子的心情,仔細欣賞孩子的作品。


九歲:

開始追求畫出眼睛見到的真實景象。當孩子對畫畫很著迷的時候,成人不要過於計較他的寫實能力。可以借家庭旅行的機會來一次親子寫生,或是和孩子一起做賀年卡,和孩子共同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。


不同年齡的孩子會畫出不同的畫,但請相信,孩子天生擁有繪畫能力。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時期給予他們不同的鼓勵,呵護和傾聽,讓他們盡情享受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之中。


1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